欢迎访问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

新闻公告
持之以恒精进不觉——“真人图书”第八期:包和平
持之以恒 精进不觉 ——“真人图书”第八期:包和平
 

 
11 26 ,开发区校区图书馆第一借阅处,曾任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大连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的包和平老师作为真人图书被“借阅”。包老师潜心学术笔耕不辍,业余时间爱好广泛,深厚的学问素养、丰富的人生阅历吸引了众多同学报名“看行走的书,读有故事的人”。
活动现场摆放了包老师的摄影作品,指着这几幅得意之作包老师打开了话匣子:“摄影能陶冶情操有益身心,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也是很辛苦的的事情”。他为了捕捉到江西婺源太阳初升的镜头凌晨两点就守候在拍摄地点;在东非塞伦盖蒂草原拍动物大迁徙的时候也是历尽艰辛,而所拍的 5000 多张照片也仅能挑出几张满意的。有同学问到构图会否影响捕捉?包老师认为,基本的构图还是必要的,举例说现场的一幅作品就是对角线构图看着很舒服,当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转瞬即逝的,应该先拍下来,然后再作调整。
有同学问:“大学生选择哪些书来读?”包老师回答说:一要把老师要求的专业书目读好、读透;二要读经过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传统文化名著,“入门时会比较难,但读进去就好了。”“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些学术型知识的记忆要挑重点有选择地做笔记。”
老师认为唐诗宋词要颂读原文,不要看过多解释赏析类的东西,因为这些作者的个人见解容易误导读诗的人。自己一时看不懂没关系,背下来,慢慢地品,就能理解作者的真意了。有些没有句读的古文也是这样,要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们说的“中国的文学经典在文言文里”是有道理的,《诗经》自己就读了三十多遍,《史记》是史书,也充满文学色彩,写人物、历史事实都非常精彩,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值得我们去精读。
有同学对“写诗填词是表情达意为先还是认真按格律来”存在疑惑,包老师的观点是:在创作方面,填词作诗可以用古韵也可以用现代韵,个人认为如果标出了“七律”、“五绝”就要按格律来,给现代人看的诗用中华韵比较好。
老师有着三十年的图书馆工作经历,有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咨询这份工作对馆员的能力要求以及少数民族古籍的发掘和保护问题,包老师说南方的水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古籍一方面数量少,另外保存环境也不好,需要人去发现和解读,进而开发、挖掘和保护,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果有志于此尽可以向这方面发展。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鉴定专家和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包老师对学术论文的写作颇有心得。他说首先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在个人熟悉的领域,与专业高度相关,然后利用数据库看至少 30 篇以上的论文——这等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这个世界,再用年轻的观点发现新的问题”,从布局、题目到摘要、参考文献研究别人是怎么写的;自己写论文时可以先想到哪里写到哪,然后重新整理组合一下,答辩要用到的名词、术语、概念、引文都要心中有数。
有同学知道包老师是学校书法教育协会会长,特意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请包老师品鉴,并提出了“书法的古趣和现代审美特征”的问题。对此包老师认为书法还是要“循古法”,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达到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值得我们礼敬,现代书法的审美有点走偏了,有些人哗众取宠,这不可取,写的东西起码要“让人看懂”、理解要表达什么东西,对初学者来说要从基础开始多下功夫, 20 年以后再拿作品出来给人看。
作为一个以蒙古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者,他把汉字、汉语运用得如此纯熟令到场读者十分好奇。对此,包老师认为是自己读书、学习、接受汉文化熏陶的结果。自己青年时期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比较多,汉语水平逐渐提高;另外在原单位给同事讲了三年专业课,对自己的口才、专业知识等都是一个锻炼。平时坚持每天写 500 字,可以是专业随想,可以是心灵感悟,写完再去干别的。书法也是每天写 100 字,日日不辍。“把时间管理好事半功倍;持之以恒,不知不觉每天都会有进益,终生受用”。
最后,在现场的互动环节,一位女同学答上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下句“读万卷书不如阅人无数”,获得了包老师签名赠送的诗集《小桥流水人家——婺源纪行诗》,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文/陈新颜)

上一篇:民大精神永传承——“真人图书”第九期:张英福

下一篇:用心去做——“真人图书“第七期:周晓政同学